学会动态 | 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人工智能主题会议成功举办

2025-09-22






图片
图片


9月20日,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人工智能主题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数智赋能未来,青年智创新章”为主题,聚集海内外人工智能、机器人及交叉领域青年才俊,分享技术突破与创新成果。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金雪,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坤荣出席会议。来自中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院士、专家学者和青年科技人才170余人参会。会议由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胡秦然教授主持。





开场致辞



图片


何金雪表示,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对人工智能的深度交流,不仅勾勒出技术迭代的前沿方向,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其向各行业加速渗透的鲜明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江北新区拥有厚实的产业土壤、强大的算力支撑、多元的模型生态,持续开放的应用场景,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提供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


图片


沈坤荣表示,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其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巨大潜力。我们要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影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并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将继续秉持“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创新生态”的宗旨,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揭牌仪式


图片


会上,方胜昔沈坤荣共同为“江苏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学会产业(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揭牌。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在南京江北新区创新沃土成立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成功入选省科协2025年“科创江苏”专项计划。


学会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积极探索“产业技术服务+前沿科学探索+交叉联合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模式,致力于解决产业创新技术需求,服务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构建产业生态圈,以点带面逐渐推动江苏省人形机器人产业跻身全国第一梯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培育提供“江苏范式”。



成果发布


图片


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南京江北新区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会议集中发布了一批标杆产品和典型应用案例,学会会员单位南京钢铁“基于多模态感知的金相检验”、擎天科技“人工智能城市运营中心平台”、数族科技“票易融助力金融科技服务”等项目入选,体现了“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巨大潜力。



合作签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会上还进行了中国移动智能算力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算力合作项目签约,将聚焦算力协同建设、模型适配优化、数据要素供给、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推进江北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南京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分别与人工智能项目签约,投资总金额近5亿元。



主题演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主题演讲环节,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通讯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研究员邵理阳分享了《AI驱动的分布式声波感知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以《智能影像引导下的心血管诊疗技术研发——从4D-CTA到心肺数字孪生》为题,带领我们直观地感受了AI技术在医疗领域带来的变革;学会专家会员、Innoislan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imothy Johns,南京深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前高级科学家李辉分别围绕AI在居家医疗领域的应用、基于物理AI的能效控制进行了精彩分享。



圆桌论坛


图片


圆桌论坛以“AI浪潮下的青年进路”为主题,邀请了胡秦然与学会理事、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马骏,学会专家会员代表、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陈振宇、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科研副院长张澄以及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彬6位嘉宾围绕青年团队的资源获取、AI应用的效率平衡与伦理风险等问题现场展开深入讨论,为青年科学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成长与突破指引方向。


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人工智能主题会议搭建了一个国际化、高端化的交流平台,会议虽已落幕,但其带来的创新活力和合作机遇将持续释放。未来,学会将持续搭建学术与产业对接桥梁,助力全球智慧滋润本土数字技术创新,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