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省产研院】 常务副理事长单位【集萃智造】与南京江北新区签约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及产业基地项目

2024-07-15

        近日,南京江北新区与学会副理事长单位【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集萃智能制造所】产业基地项目同时签约。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江苏产研院院长刘庆出席仪式并致辞。长三角国创中心副主任、江苏产研院党委书记罗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文斌参加活动。

        长三角国创中心/江苏产研院作为长三角区域及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探索实践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在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对接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和跨区域联合攻关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案例。落地江北新区以来,围绕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等前沿领域,践行研发就是产业、技术就是产品的核心理念,推动解决了研发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需求。

        现场,江北新区与长三角国创中心/江苏产研院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共同实施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推进共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江北新区与江苏产研院联合设立拨投结合专项资金,共同支持技术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已突破技术攻关重点难点的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在此次签约项目中,气凝胶基新型吸附材料及延伸产品项目通过研发多项气凝胶材料调控技术和工艺等核心技术,攻克气态污染物吸附领域的应用难题,实现了分子定向吸附技术突破,可广泛应用于活性炭无法适应的高温、腐蚀等恶劣环境条件,带来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功率激光光纤光栅和光闸项目通过攻克高功率光纤光栅和激光光闸的“卡脖子”技术,为产业提供一种集成度高、复杂度低、通用性强的高功率激光光源净化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实现核心器部件的国产化。

        集萃智能制造所产业化基地项目,将聚焦人机共融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批量生产,在研创园新建产业化基地,打造新区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集萃智能制造所是新区与江苏产研院共建的第一家专业研究所,历经七年的发展,该所先后在创新产品设计、核心部件研制、AI控制算法等方面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出多款协作机器人、室内无人车、复合机器人产品及电液伺服人形机器人,技术产品累计在两百余家用户推广,发展到了大规模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新阶段

拓展阅读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组织,是江苏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政府每年给以数亿元的资金支持,采用拨投结合的方法支持省内重大创新课题研究和产业化。

江苏产研院定位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产研院,提出科技创新工作的“四个对接”——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按照“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的理念,积极发挥两个桥梁作用——“高校(科研机构)与工业界的桥梁”和“全球创新资源与江苏的桥梁”。

【创新载体建设】江苏产研院已在信息技术、材料、制造与装备、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等五大领域布局建设了72家研发载体;累计衍生孵化企业近1200家,与省内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累计共建11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转移转化技术成果累计7000余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

【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了由战略科技人才(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项目经理)、骨干研发人员(集萃研究员)和集萃研究生(博士后)等共同组成的人才体系。

【金融生态营造】2020年,江苏产研院公司支持研发载体与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人合作设立早期创投基金4支。截至2020年底,设立创投基金达11支,江苏产研院参股比例5%-20%,累计撬动社会资本13.15亿。

特色与模式创新

一是“一院+一公司”的协同运营模式;

二是“加盟”与“共建”相结合的专业研究所建设模式;

三是“找企业命题让市场买单”,共建企业联合创新模式;

四是“研发、孵化、投资”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运作模式;

五是“拨投结合”的产业化项目支持机制;

六是“轻资产运行、项目经理制”的人才团队激励机制。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骆敏舟智能制造核心团队与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共同发起成立。

        研究所聚焦虚拟工厂的设计、高端装备的研制与可制造执行系统的开发三大方向。先后通过了GJB9001、ISO9001、CCRC、ITSS、CE、KCS认证等9项资质体系认证;获批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14个省市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承办2023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8个分论坛;引进了181位高层次研发、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博士后示范单位,与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众多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累计培养研究生120余名。团队成员先后入选创业南京、南京市顶尖专家、省333工程、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南京市与科技部外国专家支撑计划,获评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研究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策略,兼顾技术时效性和领先性,产品开发秉承“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总体布局,实现了技术与市场紧密结合。已成功开发了6款协作机器人、9款室内无人车,应用于多个工业与生活场景,已为200余家国内外企业提供了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自动化生产线开发、机器人产线升级服务,与西门子、斯凯孚、三一重工、中航工业609所等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达成合作关系。

        截止目前,研究所承担或参与了重大科技计划28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11项、军民融合5项)。已申请专利280件(授权134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81件(授权45件)。利用多年积累的技术和资源,正把自主研发电液伺服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解决超小型高爆电液伺服这一卡脖子技术作为己任,全力研发“复杂环境下电液伺服超逼真高动态人形机器人”,获得江苏省工信厅的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高功率密度高频响电液伺服驱动系统与足式机器人研制及江苏省科技厅的前沿引领基础研究项目—基于电液伺服的超逼真高动态类人形机器人理论研究,已申请国际自然基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