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力学小学的同学们来到我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开展红领巾寻访主题活动,寻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我会常务副理事长、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探寻科学家的伟大科学成就。
“这家企业跟我同岁!”现场,不少同学惊喜地发现,成立于2016年的集萃智能制造研究所,与自己同年出生。在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各式各样的机械臂、磨咖啡机器人等先进机器人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机器人工作不会累吗?机器人能代替人类进行哪些工作?同学们在研究所好奇地询问。在研究所,同学们了解到集萃智造公司围绕未来机器人的国家重大需求与产业前沿技术,承接了20余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成果丰硕。目前集聚20多人的博士研发团队,聚焦电液伺服仿人机器人,解决若干“卡脖子”难题,引领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我这一路走来,有些特别深的感触。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后来发现只有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现在大家日子过得好了,以后还是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骆敏舟告诉同学们,科技发展如此迅速,就是要重视研发实践能力,“所以,大家要从小学开始注重动手锻炼能力,不仅要学习好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习。”
学生孙艺鸣在听完骆敏舟的故事后十分感慨;“骆敏舟伯伯讲述了小时候艰难的生活和后来拼搏向上的求学生涯、以及最终走上研发机器人的创业之路,他坚韧不拔的毅力、逆境中成长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我以后也要向骆伯伯一样,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科学探索必然也会有失败。科学探索没有那么顺理成章的事。如果科学探索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它不叫科学探索,而是叫生产。”骆敏舟进而向同学们解释了机器人对各个领域的影响,未来,机器人将在生活、医疗、农业、工业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科技强则国强,科研要顶天立地。”学生朱洛渔在参观完各类机器人后说,“现场看了很多机器人成果,骆伯伯还给我们讲了他小时候刻苦求学的故事,回答了同学们很多天马行空的问题,大家都深受启发,我要向骆伯伯一样,从小好好学习,储备知识,以后也要做一个像骆伯伯那样的心系报国的科学家,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没想到机器人可以做这么多事情,以后肯定会有更多事情由机器人来完成。听了骆伯伯的讲座,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知识,让科学的力量为美好的生活服务,创造一个人与技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学生梁景悦说。
青少年科普工作是培养未来科学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学会将以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全面推进青少年科普工作,努力开创青少年科普事业的新局面,为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辑:文艳群 陈 敏
校对:杨 逸
审核:伍 倩